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智能制造

成渝轴线智能制造联盟成立 “双城记”再添新篇章

国内智能制造2019-12-18 阅读:6458

在中国版图上,长江如一条巨龙,由西向东,蜿蜒6300公里奔向大海。在上游,“镇守”着两个我国重要的特大型城市——成都和重庆。

去年11月8日至9日,成渝轴线联盟首届年会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召开,拉开了成渝轴线协同发展的序幕。时隔一年,今(17)日,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以下简称“成渝轴线联盟”)2019年年会暨渝西川东经济协作会在大足区再次拉开帷幕。

14个区(市)县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区域合作、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共谋、共创、共享,推动成渝轴线协同发展”主题,开展了举行专题报告、各部门专题研讨会、签约仪式等多项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年会上,成渝轴线智能制造联盟宣布正式成立,意味“双城记”再添新篇章,成渝轴线区(市)县在智能制造领域走向深度合作、协同发展。

话现状

智能产业面临“卡脖子”窘境

去年11月8日至9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召开的成渝轴线联盟首届年会上,各联盟成员单位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签署29个合作项目。

这些重点项目涉及面广,包括战略协同和规划衔接,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协作共兴,合作平台优化提升等方面。

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2019年年会暨渝西川东经济协作会在大足召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星 摄

联盟内的区(市)县处于成渝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是成渝两地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地域广、企业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占大部分。一直以来,由于企业管理人员思想理念落后和生产性服务企业缺少,多数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总体上较为落后,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今日,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2019年年会暨渝西川东经济协作会在大足举办,成渝轴线联盟内的区(市)县经信部门领导、企业家、专家160余人参会,聚焦智能制造的前沿趋势、关键技术与实践成果展开交流和探讨。

在成渝轴线联盟第一届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重庆市大足区、荣昌区、璧山区和四川遂宁安居区相继围绕各自工作作了经验交流。

以大足为例,从2017年底,大足区就开始大力推行“改工艺、换设备、增效益”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推动80余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数字化优化提升,建设数字化生产线23条,数字化车间5个,智能工厂2家。通过2年来的引导和推动,企业对于智能化改造提升的认识已经非常清醒,改造带来的成效和回报也初步显现。

大足区经济信息委主任张亚兰坦言,已经改造的企业还存诸多问题,如生产组织不协同,专业人才缺乏等,未改造的企业或因生产工艺落后,关键环节难以攻克、难以提升,或因资金不足无法加大技改投入,而这也是各区(市)县存在的普遍现象。

寻突破

构建一体化利益共享机制

成渝轴线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协同发展如何有效持续合作?智能产业发展如何突破当下的窘境?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经信部门研讨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来自成渝两地的15家代表企业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对成渝经济圈的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下的人才培养、数字化智能的打造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锦表示,智能产业发展需政府搭台,整合成渝两地的力量和资源,突破现有利益格局,充分释放双核椭圆的张力,加快建成作为中国“第四极”的世界级成渝城市群。那么,政府就需在思维、机制、利益、保障四个方面进行突破,借鉴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合作协调机制,构建一体化利益共享机制,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突破项目、资金、规划、产业、人才等方面的局限。

企业家代表聚焦智能制造的前沿趋势、关键技术与实践成果展开交流和探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星 摄

同时企业也应共同应对智能工业革命,通过工业互联网、资源共享和技术咨询服务三大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开放合作,协同发展,减少同质竞争。

重庆奥尔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沛红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对成渝经济圈的影响,如何在成渝经济圈培育智能制造产业等方面作了主题发言。邓沛红表示,培育智能制造产业,首先政府要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为相关人才提供配套设施,使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其次,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也要大力引进相关的配套企业,对资质较好,实力雄厚的企业重点扶持,避免区域内同质企业的恶意竞争;同时,要加强成渝经济圈内企业的联系,打造智能制造产业联盟,资源信息共享,降低物流运输的成本,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成渝经济圈。

道愿景

抱团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智能化浪潮下,工业企业只有走智能化道路才能有未来。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进程来看,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优势明显,发展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为全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智能制造进程,成渝轴线联盟的14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共同签署了《加快智能制造进程合作框架协议》,意味成渝轴线联盟成员单位在智能制造领域走向深度合作、协同发展。

会上,联盟成员达成一致共识,成立成渝轴线智能制造联盟,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基金,打造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此助推各区(市)县的智能产业发展。

大足区经济信息委主任张亚兰表示,成渝轴线智能制造联盟搭建了一个服务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平台,促进了资源整合、共享共用。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人才、技术支撑。

据悉,成渝轴线智能制造联盟的成立,还将加快成渝轴线各区(市)县企业智能化改造步伐,推动企业提效率、提质量、提效益、降成本,不断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预计2021年—2025年,每年将推动100家以上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实施智能制造的企业占规上企业总数的60%。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