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设施近日基本完成在轨测试,在轨运行稳定可靠,具备了大规模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能力。截至8月18日,空间站已开展了60余项实验项目、上万次在轨实验,获得了原始实验数据近60TB,下行了300余个科学实验样品。目前,科学家正在开展实验样品的地面研究,部分项目已取得重要成果。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指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强在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上表示,在空间生命科学方面,我国科学家在空间站首次实现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原生殖细胞、精原细胞以及卵泡样细胞,系统解答空间微重力环境对干细胞谱系分化的影响,并开发了多类生殖细胞体外分化的体系及装置,有望推进辅助生殖治疗不孕不育的技术革新;在空间材料科学方面,科学家发现了铌硅合金的快速共晶生长动力机理,为研制下一代高性能航发用铌合金材料奠定了力量和技术基础。
他表示,“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载人航天工程在立项伊始,专门建立了空间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在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和第二步任务中,全新研制了600余台套有效载荷,开展了60余项空间科学和应用任务,取得了一批国际水准和国内开创性成果,推动了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水平整体跃升。
据介绍,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目前已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等空间应用系统广泛征集了空间站科学、技术与应用需求,组织了50余位院士、近千位国内外一流科学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证,形成了系统性、体系化的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应用任务规划。规划包括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及应用等四大领域、32个研究主题,预期将实施65个研究计划,上千项研究项目。
王强说:“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是推进我国空间科学和应用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将按照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根据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战略需要,论证优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备重大科技价值和重大战略应用潜力的应用与试验项目,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