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爱才滁州,近悦远来

滁州关注长三角2025-07-08 来源:滁州在线阅读:170181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的滁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

在连续3年位列全省人口净流入三个城市之一、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首次入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强”之后,我市持之以恒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围绕创优“引人、留人、用人”体制机制,精准施策做好政策惠才、环境引才、服务暖才、事业留才“大文章”,以人才资源充分涌流促进滁州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

诚意满满,“爱才范儿”赢人才转身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近年来,我市创新实施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务实担当的行动,向天下英才张开双臂,赢得人才转身。

从“立业”到“安家”,奔赴滁州的过程与故事,让金融行业新引进人才赵子健倍感暖心。2024年,赵子健从江苏盱眙来滁工作后,父母妻儿都在异地,面对着“两地分居”的现实难题。

结合赵子健妻子的专业背景与从业经历,我市相关部门梳理市场相关岗位需求,并积极帮助对接,最终赵子健的妻子通过滁州某单位招聘考核。如今的赵子健,正张罗着房子迁居滁州、孩子入学滁州,心中的那份归属感愈发浓烈。他感慨道:“滁州不仅给了我事业舞台,更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

在滁州,“广纳英才”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背后是求贤若渴的实际行动和尽心尽意的关怀帮助。

“家乡的支持让我梦想成真。”2021年,北大博士后任连兵响应家乡产业升级号召,毅然走上回乡创业之路。凭借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创立永丰物产(天长)有限公司,专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创业初期,他遭遇了研发投入高、产业化落地难的挑战,企业所在地天长市委、市政府召集多部门把脉问诊,确定“科研立项+资金扶持+人才培育”的多维度扶持方案。

如今,任连兵及其团队已成功攻克硫酸铝和硫酸全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难题,企业成为国内首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增长超亿元。

滁州这片热土,正以真心实意,书写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美好篇章。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扛起第一责任,连续4年新春第一会聚焦“双招双引”,连续5年谋划实施招才引智“十大举措”。市“四套班子”以上率下,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三送三问三帮扶”活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1万余人次,帮助企业、人才解决重点难题300余个。

空间广阔,千帆竞涌促贤才“扎根”

发展的滁州,需要人才;成长的滁州,成就人才。

10年前,在家乡“招才引智”政策的吸引下,海归博士李永军选择回乡发展,在天长创办了安徽尚特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主攻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产业是我市“八大产业链”首链产业,受到高度重视。面对李永军的公司缺资金、少技术等难题,相关部门多方调动资源,最大限度给予支持帮助。省、市、县三级天使资金分别投入3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企业还两次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如今,李永军的公司已从创业之初的“5人组”发展成有3家分公司的集团企业,拥有博士10名、硕士25名、本科生近200名,获批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软件著作权50项。

同时,李永军还将自己的导师杨立友教授引荐到天长,联合创办安徽山迪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师生俩联手发展光伏产业。

“向‘新’向质”的导向、“真金白银”的扶持、贴心暖心的服务……滁州正加速形成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滁州优越的营商环境和人才待遇深深吸引了我们团队,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一座对的城市,在最适合自己的城市逐梦未来,我们愿与滁州一起奋斗、共同成长,书写精彩人生。”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海波这样说。

2020年,以芯片设计起家的华瑞微正准备进军晶圆制造领域,困于企业前身所在地用地指标制约,另寻他处迫在眉睫。为引才落地,南谯区不仅组建专班跟进,还成立全区第一只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提供全要素全周期保障……7月洽谈、8月签约、9月土地摘牌、10月底新厂“拿地即开工”。

在滁州的短短3年,企业年营收超2亿元,研发的Smart MOS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华瑞微作为南谯区首批认定的高层次人才企业,累计获得1000万元“人才贷”,为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支持。企业体验到“亭满意亲商敬才”服务,最终决定将总部搬迁至滁州,滁州华瑞微已经成为公司上市主体,目前正在启动股改。

以产招才,以才引才。从某世界500强企业子公司总经理任上离职的王驰伟,来到定远县创办了安徽新宸新材料有限公司。他先后聘请了胡章贵等4名国家级领军人才担任公司“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全职引进刘大凡等2名博士、4名硕士进入研发团队。该公司“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产业化技术创新团队”成为定远县首批“曲阳”产业创新团队,获得省市县人才资助奖励补贴220余万元,王驰伟本人也受聘为“定远县引才大使”,2024年底获得滁州市招才引智先进个人。

天下英才,逐大势而动,择热土而栖。我市坚持提标创优,完善高层次人才“五优五心”25条,深化人才政策兑现“四即四享”改革,累计兑现奖补1400余笔超1.1亿元;创新推出了“天使投”“人才贷”“人才担”等多项专属金融产品,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支持。

后顾无忧,精耕细作待英才“花开”

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我市真心实意把关爱人才、帮助人才、服务人才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滁州的人才服务很周到,人才环境很有吸引力,我对这里的工作和生活十分期待。”手里拿着宿舍钥匙的程雪姣高兴地说。2024年10月,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程雪姣到全椒县农业农村局担任“博士顾问”。报到的当天,当地就为她和同批18名博士安置好温馨舒适的专家宿舍,并安排专员宣传人才政策。

欲引凤,先筑巢。住房保障是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尤为关注的问题。我市打造全方位人才安居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人才提供短期免费住宿、租金减免、购房补贴等全方位住房保障。如针对来滁求职创业无房可住的青年人才建立“满天星”青年人才驿站,免费提供3天2晚短期住宿;在高铁站、中心城区、医院、学校等黄金地段,建设人才公寓3万余套,高层次人才免1年租金。我市还另外推出“产权住房+多元化保障”政策,对园区重点企业和科教研发机构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400平方米的100%购房总额补贴。

我市还建立了“一网一卡一窗”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关键小事服务清单,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上下足功夫。成功引进南京琅琊路小学、苏州外国语学校等4所名校在滁设立分校,与上海九院、南京鼓楼医院、安医附院等沪宁合优质医院建立医联体12个,成立专科联盟超过40个。

值得一提的是,为适应新时代青年人才多元化的社交和文化需求,我市在全省率先开设“满天星”人才街区,提供“1+4”人才综合服务,涵盖职业规划、学术交流、交友指导、文化沙龙、心理咨询等方方面面,打造青年人才专属社交圈,让人才乐享滁州、乐游滁州、乐创滁州。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